《格林童话》竟是童年阴影 ?
德国的标志性建筑新天鹅堡,迪士尼城堡就是以其为原型建造的,而本期内容就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相关:《白雪公主》、《灰姑娘》、《长发公主》等等迪士尼电影陪伴了许多人的童年,而这些故事都脱胎于德国的一本两百多年前的《格林童话》(德语:kinder-und Hausmärchen)。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散落的迪士尼乐园和玩具商店里各种周边商品更是让文化输出变成了消费导向,从前段时间上海迪士尼乐园翻包事件网友们含糊的态度也足以看出中国游客对迪士尼乐园的喜爱与包容。在感叹美国人商业头脑了得之余,也不免赞叹德意志的浪漫与诗意,也难怪德意志是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了。
冬日的新天鹅堡
一提起“童话”,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王子与公主美好的爱情故事和心狠手辣不得善终的“后妈”们,最近网友制作的一个叫“后妈茶话会”的视频也是让后妈们再次火了一把,看着《白雪公主》里的王后跟《灰姑娘》里的后妈在灯光昏暗的城堡里battle也是很带感了。然而,在格林兄弟笔下,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并不像迪士尼电影一样分明。
在最初的《格林童话》中,很多故事都与我们今天读到的完全不同:比如《灰姑娘》的故事,现行版本的结局是美丽的灰姑娘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后母的两个女儿也嫁给了两名伯爵,大家相安无事。这个故事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学者斯特拉博和他的妻子庇斯,除了水晶鞋和南瓜车,其他地方都很类似。
经过格林兄弟的加工,《灰姑娘》最初是一个揭示人性黑暗面的“黑童话”:后母的两个女儿为嫁豪门削足适履,哄骗王子达到自己的目的,想不到被途中的鸽子识破,啄出她们的眼睛来警示王子。三姐妹的后半生中,后母的女儿沦落为瞎乞丐,而灰姑娘在宫廷里享尽富贵,庸碌地消遣着时光,不知道灰姑娘想到她那两位可怜的姐姐,会不会有一丝同情呢?
在《白雪公主》 原始的童话版本中,狠毒的皇后不是她的继母,而是她的生母。皇后发现了国王和白雪公主的不伦之恋后怒火中烧,要求食用白雪公主的肝脏!
而之后误食毒苹果的白雪公主并没有因为王子充满爱意的吻醒来,她被带回了城堡。白雪公主死而复生的过程也相当惊人——王子对白雪公主病态的爱让他为白雪公主做了一个水晶棺材,不管王子去哪,都让仆人们抬着她的棺材跟着。
终于有个仆人受不了了,打开棺材,把白雪公主举起来说:“你这个死了的女孩,让我们整天遭罪!”一边说一边在白雪公主后背一阵乱拍,那片毒苹果被拍了出来,白雪公主得以复活,最后王子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为什么会出现“黑童话”?
格林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命运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由法国大革命催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19世纪之交席卷全欧,最先在德国这片混乱、落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当时的德国,可谓欧洲最灾难深重的民族国家。自“三十年战争
”(1618—1648)后,沦为主要战场的德国,其政治经济都分崩离析,社会发展严重滞后。1806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战争彻底瓦解了神圣罗马帝国,在法国的征服和统治下,德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被唤醒,要求德意志民族统一强大的渴望空前高涨。为了消除文化上的阻碍,德国知识界开始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希望借助日耳曼民族文化来促成民族统一。在格林兄弟的时代以前并不存在所谓“童话”,也就是专门给孩子读的故事,因为社会根本没有“儿童”的概念,很多学者都指出,童年是工业革命后才“被发现的”。在此以前,儿童存活率很低,活下来的都是“小大人”,早早就担负起传宗接代和养家糊口的重任,格林童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之所以童话出现之初都是“黑童话”,是因为在中世纪的欧洲,儿童并没有受到重视,而是被当作大人来看待。因为居住条件和混乱的社会状态 ,孩子们从小就见惯了市井小民醉酒的丑态、街头混混充满暴力的打斗。
《格林童话》的德文原版叫《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德语:kinder-und Hausmärchen)为了这些故事更适用于符合时代背景的“儿童与家庭”,后世不得不对故事内容进行反复修改,于是才有了今天的童话。
初版《格林童话》封面
二战以来,有人认为格林童话中的暴力体现了德国人的民族性格。路易斯·斯奈德在他所著的《德国民族主义根源》一书中,用整整一章的篇幅来阐释他认为格林兄弟所赞美、所鼓励的有害的民族特性:“服从、纪律、权威、黩武、崇尚暴力”,以及最重要的——民族主义。
的确,格林童话确实带有民族主义色彩:兄弟俩希望年幼的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德国文化,更好地去做名德国人。但在19世纪,欧洲大部分国家都进行着狂热的民族主义运动。许多西方帝国也因此垮台。尽管希特勒以民族自豪感为主要借口而进行纳粹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自豪感本身有错。
纳粹主义的壮大,得益于许多潮流运动,而此前它们并无害处——譬如说,20世纪初期的体育文化运动,以及当时野外远足和健美运动的热潮。这变成纳粹主义的一个特点——歌颂纯洁、力量和土壤——但是这一点同样存在于与纳粹对抗的国家,包括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