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BBC的纪录片向来是顶级水准。
对它出品的纪录片,我们都可以如数家珍,从《地球脉动》到《蓝色星球》。
从《荒野间谍》到《人类星球》,它们在豆瓣上几乎都取得了接近满分的高分。
追逐这些镜头,我们发现世界原来不止有工作、房价、八卦、奶茶。
还有远处一眼望不到边的山川、海峡、群鸟、夕阳……
每个角落的生命,都用尽全力书写自己的故事。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要大得多,也要精彩得多。
而地上的故事看完之后,现在我们看看天上的故事,如何?
就在前几天,BBC又推出一档挑战视觉上限的超震撼纪录片——
行星
The Planets
豆瓣9.6。
作为一部天文科普类纪录片,该片将视角对准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
纪录片延续了BBC的一贯精良制作,超高清的画面,宏大震撼的特效场景加上恢弘大气的配乐。
整部纪录片的视听,表现力,不亚于一部顶级科幻大片。
那些曾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浩渺星系,在纪录片中比比皆是。
随便一帧截图就可以拿来做壁纸。
尤其是不少场景,都甚至让小编联想起了《星际穿越》、《2001太空漫游》这些经典科幻电影当中的难忘镜头。
不仅如此,制作组为了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那些星球上的自然环境,专门在全球各地寻找接近行星地表的地貌,再加上特效的处理。
让那些原本距人类很遥远,只停留在我们想象中的神秘星球,变得真实可感。
而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特别邀请了著名物理学家布莱恩·考克斯担任旁白解说。
说起这位布莱恩教授,可以说是英国最著名的“网红学者”。
除了物理学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曾是一支摇滚乐队的键盘手,被大家称为「摇滚明星物理学家」。
而他本人在搞音乐的副业之外,也不忘自己物理学家的身份。多年来布莱恩教授与BBC合作推出了《太阳系的奇迹》、《宇宙的奇迹》、《生命的奇迹》等一系列科普类纪录片,而这部《行星》正是布莱恩教授的最新科普力作。
纪录片的第一集,就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尘埃,回到太阳系的诞生之初。
46亿年前。
在太阳诞生后的最初数百万年里,它的周围还没有行星出现。
只有无尽的尘埃和气体。
这些是太阳诞生时残留的材料。
经过上万年的时间,这些尘埃开始慢慢结合聚集,形成了最早的岩石。
最终,这些岩石在引力的作用下,创造出了行星的胚胎。
然后逐渐催生出了距离太阳最近的四颗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它们共同构成了太阳系中仅有的岩石行星,也叫“类地行星”。
这四颗类地行星当中,有一颗显得独一无二:地球。
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的行星。
事实上,这四颗类地星球所含有的物质都是相似的。
他们也都曾有过酷似地球的气候条件。
但是为什么,最终只有地球上诞生了生命?
影片便带着这样一个疑问正式展开。
在太阳系诞生之初,类地行星的胚胎大多形成于火星轨道附近。
因为那里离太阳既不是很近,也不是很远。
有利于孕育生命。
但是,空间有限。
纪录片里用了这么一句话:
“在这片空间区域内,数十颗行星胚胎,你推我搡,争夺最佳位置。”
太阳系的“爱恨情仇”,自诞生开始,就从未停止。
水星是八大行星中最惨的。
这是一颗距离太阳最近、长年备受摧残的“苦逼行星”。
它的内核,大约占据了核心到地表85%的范围。
也就是说,这是一颗几乎完全暴露核心的行星。
它的地壳和地幔,很有可能在45亿年前的撞击中,被剥离,落入茫茫太空。
水星也从原本的绝佳位置,被撞向太阳。
从此遭受太阳炙烤,日复一日。
白天,气温高达430℃,晚上只有零下170℃.
如此恶劣的条件未能阻止人类去探索的勇气。
2004年“信使”号探测器发射,7年后终于到达水星,拍下了如下画面:
沉寂、荒凉、寂寥。
水星往外是金星。
它的表面包裹着浓密的大气层。
44亿年前,太阳的光芒还比较黯淡,金星上也曾气候宜人,繁荣过一阵。
直到1950年,人们还认为金星上有河流,丛林,大面积的海洋。
以至于第一次发射探测器,都做好了在水上着陆的准备。
而实际上,金星不是人们想象的天堂,而是地狱。
随着太阳增亮,金星表面的温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强。
雨水还没落到地表就蒸发殆尽。
最终,金星变成了人间地狱。
地表气温甚至远远高于水星,并且雷暴不断。
炼狱般的金星,仿佛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大压力锅。
没有水,也没有生命。
70年代末时,苏联的金星号探测器历经千辛万苦,成功着陆于这颗星球。
然而仅仅127分钟后,探测器就完全融化。
荒芜恶劣的地表环境,挑战极限的大气温度、突如其来的气象灾难....
都在向人们展示,为什么这是整个太阳系中最不适宜居住的地方。
至于火星,也一样难逃厄运。
因为体积太小,无法保持大气层。
地表水分全部逃逸到太空中,挥发殆尽...
金星和火星之间,便是我们的地球。
但比起其他三颗类地行星,地球已足够幸运。
这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存在。
大小适中,与太阳的距离恰到好处。
这使它在数十亿年里能够保持大气层,进而保护了地球上赋予生命的海洋。
于是造就了今天的繁荣。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球就可以高忱无忧了。
在纪录片中,布莱恩·考克斯说了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整个太阳系的故事,就是系内几大类地行星动荡不安的变化史。
而所有的行星,都会受到太阳的影响。
因为,太阳是在老化过程中的,且这种老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这意味着——
当太阳核心的氢燃料耗尽的时候,它的外部边界将会膨胀。
那时,太阳将会进入红巨星阶段,将会向外扩张数百万公里。
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将最先被吞噬,金星也很快会走向命运的终结。
地球和火星,或许会逃过这两颗行星邻居的悲惨命运,但终究也逃不过被冰封的命运。
看到这里,小
编不由得联想到了电影《流浪地球》当中的剧情。也许当那一天真得到来的时候——
人类真得会凭借着坚毅的勇气和信念带领地球去往新的星系,也未可知。
当然,也不必太过悲观。
纪录片也给出了——
太阳老化之后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在土星的周围,就有一颗与行星相当大小的卫星:土卫六,又称为:泰坦星。
它被浓密的大气层包裹着,而且经过探测,还发现具有复杂的化学构成,是能够构成生命的有机化学成分。
因此科学家们推测:
如果到了55亿年之后,太阳开始膨胀。
也许土卫六随着温度升高,冰山开始融化,群山开始化身海洋。
那时候,它将变成第二个地球,孕育出新的文明。
这部纪录片一共5集,每集时长50分钟。
它通过展现太阳系的诞生与行星的变迁,为观众还原了那个最真实又神秘的宇宙。
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就像是——
在经历了一场跨越无垠星系的太空漫游一样。
最有趣的地方在于——
纪录片采用了拟人化的口吻,来深入浅出地讲述这些行星的奥秘与历史。
在科普性之余,也为故事增添了不少戏剧性。
所以,不用担心知识深奥看不懂哦。
如同海报上的那句宣传语一样——
它所讲述的是一场有关太阳系家族的爱恨情仇。
如果你是天文爱好者或是科幻影迷,那么千万别错过这部纪录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