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会有高潮、有低谷。一个大格局的父母,会牢牢抓住孩子的成长主线。比起一时的成就,更在意孩子走的每一步。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落幕,北大博士生陈更在与中科院博士生孙晓婧终极对决中摘得桂冠。
说起陈更,喜欢诗词的人一定不会陌生。
这个喜穿一身民国女学生服饰的高材生,已经连续四年出现在诗词大会百人团里了。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柔弱姑娘何来如此的勇气。
“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不太关注输赢,但也不能丢人。诗词大会在进步,我也要进步,和诗词大会一起成长。”
迎难而上,比起一时名利更在意自身成长,我看到了一个有格局的大气女子。
对于如何一步步走今天,陈更认为自己的成长,也许受家庭影响很大:
“我的家人都是对我言传身教,让我成为现在这样。”
陈更的妈妈是一名中学老师,从小就注重对她的教育,尤其是对她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视。她的妈妈说,从小学三年级起,陈更就一直写日记。为了让陈更有更多的素材,每年假期,妈妈会带陈更去外地旅游,写游记。
正是父母这样的教育观和格局观,才让陈更成为了一个柔中带刚的窈窕淑女。
父母的格局,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父母的大格局下,
看重的是每一步脚印
我的朋友小乔,是个爱读书的人。她的女儿小林与我女儿曾是同班同学,今年小林考入了复旦大学。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女儿小时候的两次考试。
那一次,我女儿和小林都考了双百分,我高兴地带孩子去旅游,她却只是淡淡地。
我本想,或许是她对孩子要求过严。
可有次小林考砸了,她既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严加责罚,还给女儿买了科普丛书。我很不解,换做我,孩子考成这样,还看什么科普丛书,非得日日念叨让她抓紧每分每秒温习功课。
她说,给孩子买书,是因为可以增长见识,和她考坏考好没有关系。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有高潮,有低谷。一个大格局的父母,会牢牢抓住孩子成长的主线。进步了不狂喜,退步了也不发怒,而是平常心看得失。
比起一时的成就,大格局的父母更在意孩子走的每一步。
父母的格局里,
藏着孩子的为人处世
很多家长都看过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盛家长子盛长柏,博学多识,一次就高中进士。对于妹妹明兰的关心欣然接受,对她也是关爱有加,并没有因为她庶出身份而轻视她。
而次子盛长枫,却没有哥哥的胸怀。花天酒地,华而不实,今日攀附这头,这头没落,明日又去了另一头。对于明兰,也动不动把庶女挂在嘴上。
其实,这和主母王若弗、林小娘的格局大有关联。
科考前,明兰做了两副护膝送给两位哥哥。王若弗夸赞明兰有心、礼数周到,还让如兰学着点;林小娘却对护膝唾弃之极,说是上不得台面,随意弃之。
在这件事上,两人的格局立显高下。
比起眼前的一时利益,王若弗深知明兰好了,祖母也会看在心头,对她这房自然也不会差。平时也教育如兰,不要把嫡女庶女挂在嘴边,要大气一些。
而林小娘,每日跟一双子女说的就是,要争,要抢,要出人头地。除了自己,对所有人都是一再算计。
其实,在这日常的为人处世里,体现着我们的格局风范。父母既要让孩子们在身体上健康地发育和成长,给他们吃穿,供他们上学,更要在精神上去陪伴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孩子未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都藏在父母的为人处世里。
求上进,做一个有格局的父母
《极限挑战》里有这样一个场景:
所有的高三学生,在操场上站成一排。操场上有六条线,黄渤、黄磊等六位明星,向孩子们提出了六个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向前一步。
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教育?
父母是否有能力支持你学特长,一直坚持到现在?
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
18岁前是否有过出国经历?
父母是否承诺过你出国?
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在亲友面前夸耀你?
六个问题结束后,原先站成一排的同学已经前后不一。
有的人一路向前,最终,有一位女孩站到了最前,但仍有四位学生留在了起点。现场场面,看起来既直观又扎心、很残酷但却是事实。
很多父母认为,起跑线是由经济实力和孩子来决定的,早教班、竞赛班、兴趣班……一刻都不停歇。但,其实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决定的。父母自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更容易成为一个有格局的父母,但真正有格局的父母,不仅会重视孩子的教育,支持孩子学特长。同时,还不拘泥于四寸书桌,带着孩子行万里。
1 行百里路,开拓孩子的眼界
“她要跑,我就让她跑,她要跌倒,我就叫她自己站起来。”
这是来自成都的一位全职妈妈刘婧婧的语录。她的女儿蹬蹬才4岁,就已走过了近20个国家。
在这行百里路间,蹬蹬有了全新的体验。
比如她的性格比同龄人更加开朗、热情,也与陌生人交流时也不胆怯。
在上幼儿园时,她适应程度也很快,所有老师都说她适应力很强,非常喜欢集体生活,不爱哭闹,还很愿意照顾别的小朋友。
现在的蹬蹬,更爱独立,经常一个人洗头洗澡,不愿意大人过多地干涉。
大大咧咧的刘婧婧,在这个富养女孩的时代,拿出了自己的魄力。顶着大家对她心大的质疑,带着去看学校里不曾看到的世界。
一个真正有格局的父母,必然不会拘泥孩子于一方天地,行知合一。
2 读万卷书,给孩子安身之本
钱钟书一生只有钱媛一个女儿,却从不骄纵女儿,对女儿的学业最是在意。
作为书香门第,他们比谁都清楚,只有自己主动探索的学习才会将知识真正内化,生长在自己体内。
钱媛自幼体弱多病,初二初三时,更是生了大病。看着重病的女儿,他们不得不让媛媛休学,但是仍然不肯放松学业,一直鼓励钱媛自学。
平日里还轮流上阵,教媛媛数学、化学、物理、英文文学。
在他们的教育下,钱媛考取了北师大俄语系,并留校任教,从事英语教学,任英语系教授,治学严谨开创了英语“文体学”。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断学习,一直和时代共同进步,终能抓住机会。
一个真正有格局的父母,一定会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让他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3 眼里有人,教孩子顾己顾人
陈鹤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后又留学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然后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他养育了7个儿女,从小就教育他们要顾及别人的感受。
有一天,他儿子一鸣早晨醒来,就吹洋号,陈先生低着声对他说:“不要吹!妈妈、妹妹还睡着呢!”
平日里,陈先生和他的妻子,午睡时间进出女儿的房间也会蹑手蹑脚,也不忘嘱咐一鸣,不要惊扰了妹妹。
后来有一天,陈先生吃中饭后,在客厅里打盹。
一鸣进来对他母亲说话,一看见了陈先生睡觉,他低着声对他母亲说:“爹爹睡了。”然后,不作声了。
现在,有很多熊孩子,出门在外,不顾他人的安宁,这样的孩子多半有个自私自利的小格局父母。
一个真正有格局的父母,会眼里有人,也会教孩子顾虑他人的感受。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能取得成就就有多高。
我们的格局高了,传递给孩子的理念也就不同了。放大格局,孩子将拥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将有无限可能。
点击此处文本,获得价值298元免费外教体验课和海量英语资料。
试听课地址:阿卡索英语学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