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这项能力,是父母的职责,也是父母必修的功课。
最近,家住南京的王先生因为“海归儿子要抄家”的事被网友推上了热搜。
王先生家境不错,10年前儿子从英国留学回来,就开始了安心啃老的生活。
10年来,他的儿子不找工作、游手好闲,房子、车子、吃穿用度,加起来花掉了王先生好几百万。
为此,王先生多次与儿子发生争吵。
前一阵,王先生与儿子争吵后就生气地卖掉了儿子的路虎轿车。儿子气不过,就将王先生的车子给砸了。
王先生怒火中烧,就将儿子的家砸得满地狼藉。然后,就出现了开头“海归儿子要抄家”的一幕闹剧。
一个34岁的成年人,除去海归的优势,自立更生也不是问题。是什么原因让他安心啃老、不肯独立呢?
这让我想起前一阵热播的《带着老爸去留学》。
剧中黄小栋第二天要参加入学面试,爸爸就定了次日6点的闹钟。可当他们一觉醒来时,却已是十点多了。原来是爸爸手机没充上电,闹铃没响。
他们急匆匆地收拾东西、奔赴学校,却不料遇上了堵车。
黄小栋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询问司机得知可能赶不上面试以后,他彻底崩溃,于是大声冲爸爸吼叫:你说你这闹钟,就能把人命给闹出来。
他一幅理直气壮的样子,好似面试的事情理应由老爸来负责一样。
作为一个准备独自留学美国的大孩子,不仅将“入学面试”这样重要的事情“全权交予”父亲负责。
而且在出了问题后,不是想办法补救和自我反思,却是将锅强甩在了忙前忙后的老爸身上。这样的自理能力,如何自立?
戴尔·卡耐基说:“为了将来能更从容地生活,孩子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己清除障碍、解决问题。而这一切,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进行。”
独立自主,是每个人从容生活的必备品质。因此,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是父母的职责,也是父母必修的功课。
Part 1
“这没什么,我从小就会干!”
这是一个因“边写作业边给猪接生”而爆红网络的11岁小朋友的回答。
6年前,付益玮家里开始经营种猪养殖厂,5岁的他心疼父母辛苦,总是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喂小猪、打扫猪圈、给猪接生……
让儿子做这些,父母也会心疼,但他们从不阻止,而是尽量给他提供尝试的机会。
11岁的付益玮不仅做起家务来得心应手,学习也样样不差。
书法、足球、音乐、朗读都是他热爱的事情,这次期末考试英语学科还考出了100分的好成绩,被校长称为“学校的小学霸,家里的小能手。”
贴心、能干、好学的付益玮成了典型的“别人家的娃”。
心理学研究发现:没有机会尝试或实践自己的想法的孩子们,主动意识的发展会受到阻碍,成年后面对困难和挑战更容易妥协,并且不会主动去做事或思考问题。
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能让孩子学会种种生存技能,还能促进孩子积极自信的心理发展。
身为家长,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娃”,不如学做“别人家的父母”。
事无巨细的包办不是“爱”,甚至是阻碍孩子能力发展并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害”。
Part 2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并不需要家长刻意创造“教学情境”,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转变意识,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即可。在此,分享几个小方法。
1 允许孩子尝试
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陈鲁说:孩子需要自由的空间去玩耍、探索、思考,他才能真正从玩耍中汲取营养、获得自信、迈向独立。
她提出要给孩子“监督下的自由”,即在安全和规则的界限之内,放权给孩子,允许孩子探索、学习和尝试.
孩子在尝试独立完成一件事时,完成这件事的过程和体验远比完成这件事本身更有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切实体会到自己的努力和力量,能真正享受“我能行”带来的快乐,这会为孩子的自信和不怕挫折的性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尊重孩子的选择
在电视剧《你和我的倾城时光》中,美子因为专业的选择问题与父亲发生了分歧。
当女儿说出不想读商科、想学艺术以后,爸爸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质问女儿:“你念了艺术,有什么前途?”
他列举了种种学艺术没前途的理由,以此来剥夺女儿选择的权利。
面对强势的父亲,女儿只留下一句“你真的太让我失望了”就气愤地跑开了。
近期,沙溢在节目中谈起了有关安吉兴趣班选择的问题,说了这样一段话:对孩子来说,钢琴也好,跆拳道也罢,重要的是让孩子产生兴趣。所以,现在我都尊重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
沙溢自爆,他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后,安吉不仅在学习上兴趣更浓了,还与自己的关系更亲密了。
无论是专业的选择,还是兴趣班的选择,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想当然的干涉,只会让孩子痛苦、叛逆。
阿黛尔·法伯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一书中说:如果从小没有经历过自己做选择,将来对职业、生活方向、伴侣的选择就会变得困难。
可见,家长的过多干预,还会影响孩子选择能力的培养。
孩子再小,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尊重孩子,从尊重孩子的选择开始。
3 引导孩子思考
脑科学专家Dr·魏在《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中分享过这样一个育儿片段。
一次,Dr·魏问女儿:“为什么有的鱼游得快,有的鱼游得慢?”
他的女儿观察了一会儿,说:“小鱼怕被大鱼吃,必须游得快;而大鱼不怕,所以游得慢。”
Dr·魏让女儿注意有些小鱼也游得慢,从而引导女儿根据新的事实去修改自己的假设,引发新的思考。
Dr·魏在明知道女儿的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没有着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女儿进一步思考。
因为他深知:思考比知识重要。
Dr·魏说:“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填充知识,其实不应该是给孩子的大脑装进一个个独立的知识,而应该帮孩子找到各种事物的因果关联,让他们自己更高效地整合信息。”
比起自理能力,家长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因为只有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才能够明辨是非、主
宰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人云亦云,成为一个缺乏主见的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了不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为难,父母要学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适时地放手,在孩子说“我来做”和“我能做”的时候,允许孩子尝试、肯定孩子的努力。并要在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父母需要巧妙地在保护指导孩子和培养孩子独立之间做好平衡,以培养一个自强自立、有独立人格的孩子。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离开父母的羽翼之后,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面对挫折。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父母在这场注定要渐行渐远的旅程中,更安心一点、从容一些。
点击此处文本,获得价值298元免费外教体验课和海量英语资料。
试听课地址:阿卡索英语学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