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高晓松的这句名言带火了“诗和远方”。
2016年,高晓松又凭此句发行了自己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月亮与六便士
今天,英大就要给大家推荐一部真正关乎于现实和理想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
The Moon and Sixpence is a novel by W. Somerset Maugham first published in April 15th, 1919. It is told in episodic form by a first-person narrator, in a series of glimpses into the mind and soul of the central character Charles Strickland.《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于1919年4月15日首次出版的小说。故事以情景的形式从第一人称进行讲述,描写了一系列关于主人公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心灵和灵魂的故事。
The life of the French artist Paul Gauguin i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story, however the character of Strickland as a solitary, sociopathic and destructive genius is more related to a mythological version of Gauguin's life, which the artist himself developed and promoted, than the actual course of the artist's life.故事的灵感来自于法国艺术家保罗·高更的生活。然而,思特里克兰德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反社会的和具备破坏性的天才人物而存在的。他的故事可以看做是艺术家本身加工过的、更具传奇色彩的高更的人生,而不是实际的艺术家的人生。
小说剧情很简单,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名英国股票经纪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然而人到中年却突然抛弃妻子和孩子,去巴黎追求画家的梦想。
在这之后,他过着贫困的生活,住在破旧的旅馆里,饱受疾病和饥饿的折磨,四处流浪。不仅如此,他还遭受着世人的嘲讽和不理解,虽然他并不在乎这些,而是每天只管画画。
他竭力用他的艺术来表达他内心的东西。他不在乎身体的不适,也不在乎周围环境如何。
他寻找了很久,最终找到了想要度过余生的地方:塔希提岛。在岛上,思特里克兰德娶了一个本地女人,生了两个孩子。在那里,他进行了大量的创作,留下许多作品,后来死于麻风病。
小说种的塔希提岛,又称大溪地
思特里克兰德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画,他的一生都不被人理解,但把一生都献给了艺术。
据说该人物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保罗·高更
保罗·高更(1848-1903),法国画家,与塞尚、梵高并成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高更小时候在秘鲁生活到七岁,童年时的异国风情的记忆也是他后来爱上流浪旅行的原因之一。
23岁的高更回到巴黎,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之后,他拥有了一份证券交易所的工作,还有贤慧的妻子和五个孩子。
然而在这段期间,他开始学习作画,逐渐向画家的道路迈进。
为了追求艺术,高更辞去工作、与家庭断绝了关系,出走蛮荒,在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生活了二十多年。在这里,他远离尘嚣,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画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
去?》这幅画是高更最著名的一幅画。右下角是孩童,象征人类的诞生;中间的人在采摘果实,象征亚当夏娃摘取禁果,象征人类的发展;最后左下角是一位垂垂老矣的妇女,象征人类的老去和死亡。
《月亮与六便士》,月亮代表了高挂天空的崇高的理想,六便士是英国最小的货币单位,代表卑微的现实。理想与现实总是一种难以平衡的关系。
“裸辞”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处处都是“苟且”,都念叨着“要自由!”“想去远方看看。”
2015年,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议,辞职理由仅仅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在当时也被评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同时触发了许多人的“裸辞梦”。
而之前有一阵,抖音上突然又出现一股“裸辞流”。
很多人用视频记录了自己的离职过程,还有离职后的生活,其实都是带着所剩的存款去旅行、去休息、去享受生活。
而这些内容往往在抖音上能获得十几万甚至几百万的点赞量,因为他们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但这也让更多人有逃离城市的冲动。
英大曾经刷到一条抖音:
一个女生兴奋地裸辞之后,拿着存了几年的钱环游世界,但是仅仅过了三个月,她把钱都花光了,面临着接下来的生计,她不得不回去重新四处投简历,但是却很难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所以,盲目裸辞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裸辞”听起来确实***,无数人想做而不敢做,于是只能在半夜下班后,在视频软件里去看别人实现人生自由,自己能做的最多也就点个赞。
但是这些裸辞人的背后我们其实是看不到的。
我们看到了他们在视频里裸辞后开心了几个月,看不到他们在结束这段美梦一样的日子后,背负的重回社会的巨大压力。
所以如果你准备好要裸辞了,那不妨再想想,你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再理智规划好自己接下来的生活。
而不是毫无计划,只因为头脑一热就冲动离职,还觉得自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裸辞”的背后
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裸辞”行为?
让我们来看看各行业人们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