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应该过有尊严的生活,然而,人最不该放弃的,就是拥有生活最本初的快乐。
1
看过《绿皮书》的同学们可能疑惑了:为什么要起这么个标题,这电影跟情欲有个毛关系。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2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不,两个男人也可以是一台戏。
我在记忆库中搜索关于两个男人,或者以两个男人为主的电影,不少(《断背山》这样的不算在内),比如《午夜狂奔》(同时它也是一部公路片),比如《闻香识女人》,比如《雨人》,比如《惊爆点》(以及它的翻拍片《极盗者》),比如《黑客帝国》,比如《无法触碰》,甚至比如日本北野武的黑帮片《大佬》(更多的不再列举了),都是表达了两个男人之间可贵的友谊。
一男一女通常是电影的标配,看过无数两个小时内滚上床单的滥俗爱情片,再看看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不涉及同性恋),可以产生清丽脱俗之感,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3
看过《绿皮书》的同学,一定对一白一黑两位男主角之间由互相拒斥到互相欣赏、互相改变的情节发展印象深刻,同时这个发生在美国上世纪60年代初的故事,里面无处不表现出来的种族歧视之下黑人男主角的艰难处境,也一定令人唏嘘不已。
这是一个反映种族歧视的电影,也是一个关于两个男人互相影响、彼此都变得更好的电影。
同时,这也是身处不同社会阶层者,跨越阶层鸿沟,达到互相理解、心灵沟通的故事。
以下有一定程度的剧透。
4
谢利·唐博士是位古典音乐演奏天赋极高的黑人钢琴家,他有一个为期8周的美国南方巡回演出计划。他需要雇用一位司机兼私人助理。
托尼·利普是位一直在社会底层打拼的小混混,个人简历拿不上台面,最后一份工作是在酒吧当保安,因为揍人、闹事,导致酒吧歇业整顿,他也失去了工作。
托尼就是那种举止粗鲁、不思进取、日子得过且过的糙汉,有个老婆和两个孩子,住在租的房子里,随着失业,下个月的房租都没有着落。他靠跟人比赛吃热狗看谁吃得多,赢得了50美金,缓解了下个月的房租压力。没错,他是个超级能吃的『吃货』。
另外,身为一位底层白人,托尼内心对有色人种是歧视的,这是他文化里流淌的血液。
他也有优点,就是社会经验丰富,满嘴跑火车,会来事,遇事时不管用什么手段,白的灰的黑的,总是能够解决问题。在酒吧工作期间,他的灵活手腕让他交结了一些上流社会的朋友。
当钢琴家谢利想找位司机兼私人助理时,好几位他的上层社会朋友推荐了托尼,因此谢利打电话给托尼,邀请他面试这份工作。托尼到卡内基音乐厅的顶层,见到住在那里的谢利时,见对方是位黑人,内心里抵触为其工作。但谢利愿意多给他钱,他毕竟是需要钱的,谢利还告诉他,之所以想雇用他,就是因为听说他『擅长解决问题』。这让他的面子多少得到一些满足。他接下了这份工作。
托尼与人比赛吃热狗获胜
5
电影接下来的故事围绕着旅途上、音乐会现场、酒店、酒吧等地方,托尼和谢利的种种际遇,和他们之间的交流展开。
谢利是一位衣冠楚楚、举止言行极为得体的音乐家,透着上流社会的优雅气质,和令人舒适的绅士风度。
与之相比,托尼是一位不修边幅的『下等人』。边开车边大口大口咀嚼垃圾食品,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口无遮拦想到什么便说什么,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当。
虽然是底层人,但他骨子里还是透露着一种傲慢。我理解为,在社会阶层和文明教养方面明显远胜于他的黑人雇主谢利面前,他骨子里是自卑的,不舒适的。
但由于谢利的个人修养和绅士风度,对托尼的许多低级举动采取半容忍半教育的态度,他们之间并没有爆发多么激烈的矛盾,这个合作得以维持着。
其实某种程度上,身为雇主的谢利,是在免费帮助托尼,提升他的个人修为层次。在高级餐厅用餐时,当托尼直接评价食物『太咸』时,谢利告诉他,更委婉地表达个人意见,才是文明人的表现。当托尼在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门口,偷偷将掉在地上的一块石头幸运符塞进口袋时,谢利得知后,坚决让他把石头还回去,再开动汽车。托尼觉得谢利因为这么一件小事,为难自己,很扫兴,情绪很大。但谢利想要让他明白,偷窃是不对的。『当你为你喜欢的东西付钱时,你会感觉更舒服的。』
当文明人谢利一次次温柔却又坚决地帮助矫正托尼的陋习时,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个掌握更先进认知、拥有更好生活习惯的人,在努力帮助一个因为出身和成长环境所限、认知和习惯有待升级的人。
谢利的态度是友好的,出于个人的良知,乐于帮助他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虽然这会让当事人多少觉得不爽,但毕竟是『为了对方好』,托尼半自愿、半被迫地在调整着自己。
尤其是,当托尼按妻子临别时的要求给她写信时,谢利一次次看到他趴在餐桌上写信,写了又涂,涂了又写,产生了好奇,想要看信的内容。托尼的信,错别字又多,信的内容毫无浪漫色彩可言。
谢利便自告奋勇地,让托尼写下他口述的内容,『托尼写给妻子的信』因此一下子文风陡转,充满了浪漫色彩,尤其是对爱与思念的表达,令收到信的妻子落下了幸福和感动的泪水。
这样的情节令人有所感慨。感慨于一个因为出身所限而养成『底层思维』的人,由于一直生活在底层社会,认知无法升级,他便一直是『底层人』。这时,遇到一个来自上流社会的『贵人』式朋友,在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之时,一次次帮助他提升人生境界,进行认知和生活行为习惯的升级。这样的友谊,该是多么宝贵啊。
托尼遇到谢利,便是遇到了他人生中一种宝贵的友谊。身为雇主的谢利,所有的举止都代表着更高级、更文明,并且态度谦和,友善真诚,虽是雇主,却并不咄咄逼人,也不冷眼旁观,进行着亦师亦友式的教导。托尼起初有抵触情绪,随后感受到了这种友谊的宝贵,开始调整自己。
谢利教给托尼的,并不是实际阶层跃升的『成功秘籍』,而是如何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尊严地生活。
一个人,可以一辈子活成『下等人』,这并没什么,有时亦是命运使然。但有尊严地活着,与丧失尊严地苟活,还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状态。
所以我感觉到,托尼遇到了谢利,是他人生中的福分。
然而,谁又能说,谢利遇到托尼,就不是他人生中的福分呢?
6
电影的下半场,甚至远比谢利教导托尼分量重得多的情节,是托尼如何保护谢利,从这个操蛋的现实世界脱离困境,以及,寻找属于生命本身的欢乐。
谢利作为黑人钢琴家,奔赴对黑人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屡屡因为身份问题而遭遇尴尬甚至人身危险:在酒吧被人揍,被警察虐待羞辱,被服装店拒绝服务,被高级餐厅拒绝进门,甚至在邀请他上门演奏的南方上流人士家里,禁止他使用私人卫生间……
托尼使用武力恐吓对谢利寻衅滋事的白人,用贿赂警察的方式解救被当地警局借故扣押的谢利,当理想主义和正直不能解决问题时,托尼的土办法往往能奏效。
谢利影响和改变着托尼的心智,反过来,托尼也在影响和改变谢利。
谢利依靠个人才华,奋斗到了极高的社会地位。然而,他为自己的『成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在追逐音乐梦的路上,疏远了亲人,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他多年前失散的兄弟也不知身在何方。他身为一位成功的音乐家,光芒万丈,享受的是上等人的待遇,然而,内心里,却是孤独寂寞冷。
他的一切礼仪、风度和教养,都帮他维持着一个体面人的有尊严生活,让他在认可『美国梦』的社会里,活得算是有头有脸。然而,他的内心是忧伤的。
这种忧伤,不仅来自除却事业和音乐才华之外作为人应有的欢乐和情感部分的缺失,而且就算从社会地位上论,他也不过是给更上层阶层的人提供一种优雅的门面装点和艺术欣赏,说到底,他是一个更高级的『给人拎鞋的人』。作为一个黑人,他已经脱离许多黑人同胞受苦受难的境地,但也融不进真正的白人世界。身份焦虑,是他极大的焦虑来源。
他的优雅对他反而是一种捆绑。那种优雅说到底是为了取悦他人的,他在钢琴演奏结束后迎接热烈的掌声,给出灿烂的微笑,那种微笑,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礼仪上的回馈,而并非发自内心。当孤独一个人时,他表情严肃,眼神沧桑。
优雅是他的壳。壳中的那个人,孤单,脆弱,郁郁寡欢。这些被托尼看在眼里。
与他相比,托尼是缺乏优雅的,甚至是优雅的反面。他的身材因为经常大吃大喝而走形,大腹便便,他活得粗糙,甚至随时就可以在马路旁与一堆陌生人展开一场赌博,赢一些钱或输一些钱,享受那份刺激和快乐。
然而,他是快乐的,及时行乐,不问将来,正是他的特点。
临界点发生在托尼一边开车一边大啃肯德基炸鸡翅之际。他说这个很好吃。建议坐在后排的谢利也来一块。谢利本能性地拒绝,因为他从来没有吃过这种不符合身份的垃圾食品,他从小养成的文明习惯也让他不能接受在车上用手抓食物来吃,怕弄脏了衣服。
文明是道枷锁,让他活得体面,却也丧失了作为人最基本的欢乐。
最终,在托尼一边开车一边进行的强制性『推销』下,谢利非常为难地接过一块鸡翅。他非常笨拙地啃起这块鸡翅来。就像一个男孩子告别自己的处男之身一样。他发现鸡翅味道还不错,这种不讲卫生的进食方式,带来的是一种纯粹的欢乐。托尼又强塞给他第二块。他尴尬地问:『骨头扔哪里?』托尼摇下车窗,把自己吃剩的骨头往车外奋力一扔。这太粗鲁了!然而却有着放纵式的快感。谢利终于也摇下车窗,效法这个粗鲁举动,将骨头往车窗外头扔去。扔完后,哈哈大笑。那种笑,发自内心,远非演出谢幕时那种装点性的笑容可比。
那一刻,被文明绑架、失去作为人的纯粹欢乐的谢利,第一次放下了架子,给自己松了绑,爆发了身上的一点野性。
他因此获得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巡演的最后一场演出,因为举办方的高级餐
厅坚决禁止打破黑人入内就餐的传统——虽然谢利是他们邀请来演奏的钢琴家,400位嘉宾正在等候这场演出,餐厅经理也拒绝为谢利破例。这一次,谢利听从了托尼的意见,放弃了这场演出,真正地为自己活了一回,他们去附近一家大众餐厅就餐,并且谢利在那里即兴弹奏起了钢琴,曲子也由他过去正规演出中一直坚持的古典乐曲,改成了激越欢快的流行音乐。他的演出引起了满堂喝彩。这次即兴演出虽然是免费的,他却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欢乐。
能够做自己,真好。
托尼教给谢利的人生课便是:做那个本色的自己,既要取悦他人,更要愉悦自己!
7
最后来破题。
极有才情的香港女作家李碧华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叫做:『快乐美满的人生,便是过上等生活,付中等劳力,享下等情欲。』
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让人对谢利所代表的上流生活、上等教养,充满了羡慕。
而后面半部,原本因为过于粗鄙而让人有些讨厌的托尼,却变得高大起来。虽然他过着粗鄙的生活,但是他掌握着生活的真正核心:取悦自己,享受欢乐本身。
他总是在大吃大喝,他是及时行乐的典型。与谢利相比,他的生活状态,过于原始,基本上等于是『下等情欲』式的生活。
也许无法所有人都能过『上等生活』,毕竟人的出身、机遇、才情等因素限制了一个人过『上等生活』的机会。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出上流人士的修养,获得生活的尊严。
同时,人最不该放弃的,就是对生活原初的快乐的拥有。
毕竟,『下等情欲』是天赋人权,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