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有力量的孩子
很多父母都想聆听孩子并尊重孩子,可有些父母会忽视孩子的基本需求,对孩子施以语言或肢体的暴力,而有些父母则过于顺从孩子,孩子透过哭泣,生气来控制父母。这都是爱的序位出现了问题。 爱的序位应是:
父母先来,孩子后到。
父母大,孩子小。
父母给予,孩子接收。
父母带领,孩子跟随。 在这样的序位下,爱就如流水般从上流到下流那样自然,而这些原则不是用道德教诲讲给孩子,而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些展现出来。
而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能守在中道,温和而坚定的带领孩子?
父母因为自己性格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困境,立于中道的带领孩子就会困难重重。
要支持孩子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孩子,每个父母都需要面对自身的局限,拓展视野,去除限制性信念,让自己活得更完整。所以,父母之路就是一条修行之路。
当亲子间出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需要看到“自身”问题之时,去看那些限制自己的观念和态度,看到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局限和影响自己的。
每一次的看见与破除,带来的都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再一次成长。
身为父母的我们,在不同的时机,都有可能太紧或太松的可能。
太紧的教养~过于在意社会的评价,急着让孩子在还很贴近生命以吃喝拉撒为主体的阶段时,就要包上一层礼貌的包裹.....
由于太急,难免抓得过紧,于是使用 压抑的方式,将生命粗野的本质硬生生压下去、包装起来。
这样的孩子会在许多时刻有合宜的礼貌表现,也会在许多时刻,特别是当生命自发地要挣脱过紧的包裹时,产生张狂的控制性模式,让大人无助。
这样的孩子由于和生命本质失去联系,他在成长的过程里会出现各种危机,每个危机都指向 企图回到生命的本质,获取更强烈的情感与更自由的呼吸。太松的教养,可能是父母忙于自身的挑战困局,无法将细腻的心思分给孩子,
也可能是父母过于以孩子为中心,纵容孩子的狂野,于是孩子没有被细心地观照、教养,孩子无法以平静的方式展现原始冲动,习惯性地宣泄,无法融入社会结构。
这样的孩子在心里渴望被管教(真正关爱)的,但又表现出无法被管的偏执与叛逆(一种仿佛仇恨的冷漠)。
这样的孩子,陷溺在生命过于强大的冲动里,他不知如何用人性的方式与之联系,也不会用人性的方式,将内在的冲动与美好表现出来。
这样的孩子,如脱缰的野马,看似自由却无归属感,渴望能回归文化的驯养,却无经验支持。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里,会替别人带来许多麻烦,而他的麻烦在于无法在社会中有一安稳的定位,以及融入社会的好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