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计算题~1朵鲜花皆可获得!!!
数数到数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初期就有孩子像唱歌似的从1数到20,这些孩子都会数数吗?答案是肯定的,那这样的孩子了解这些数的意义吗?答案是NO。这个时候孩子对数的认识就跟唱歌、背古诗一样,是没有意义的,专业的说法叫“唱数”。如果给现阶段的孩子10个积木块,很有可能孩子不是数多了就是数少了,数和积木块对不上,是因为不了解数的意义。孩子什么时候才算学会数数了呢?当我们问孩子:“1可以表示什么呢?”孩子说:“1可以表示一个人,也能表示一条鱼,还能表示一朵云、一滴雨、一片叶子、一艘船……”从孩子了解数代表的意义开始,就对数有了初步的认识。1可以表示大的物品也可以表示小的物品,这就是一种抽象能力,也是一种对应能力。如果给这个阶段的孩子10个立方块,他能数一个对应一个积木块,数完能报出总数。专业的说法叫“手口一致点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就有了控制能力,这时的孩子就算学会了数数。
孩子学会数数会经历三个阶段:唱数,手口一致点数,数完并能说出总数。这一过程包括掌握数的顺序(熟练地按自然数数数),将数物对应起来,按数数的结果说出物品的数量,按要求拿出一定量的物品等。孩子会唱数后,建议按照以下的顺序让孩子逐步掌握数的概念。
(1)手口一致地点数
两岁的孩子机械记忆能力相当强,10以内的数很快能背下来。可就是用手指点数实物时会出现手口不一致现象。因为点数没有经验,且数背得相当熟练,在孩子看来,点数就像背诵一样快,所以乱点、连点一气。在教孩子学点数时,首先要把动作放慢,如在桌上放一些珠子,或糖果等东西。拿一颗,让孩子跟着数1,再拿一颗,数2……步步到位。不要急于求成,如此反复训练,就能手眼口一致地点数了。虽然孩子能手口一致进行点数,但往往不明白数的最后一个数就代表已数过数的总和。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数到几就是几个,反复练习几次,孩子对这句话就不陌生了。在练习时,特别是数到最后一个数时,要大声并拖长声音,给孩子暗示答案,这样重复多做几次练习,孩子就明白了。在开始练习点数时,要先练习点5以内有顺序的数,再点5以内无顺序的数。然后再学点5以上有序的数,再点无序的数。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有序到无序。
(2)数关键点
妈妈教孩子数数,要运用好的“教具”,像果冻、巧克力、旺旺鲜贝等,这些都是能引起宝宝兴趣的好教具。4岁大的孩子,父母应该教会他50以内的数。教的时候要用各种教具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一个一个地数,反复地数。要注意的是,4岁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他们在开始学数数时,往往数到进位就乱套了,来回循环,这说明十进位的概念孩子还没掌握。如果,你的孩子老是这样,你一定着急吧?很简单,只要老是练习19、20、29、30、39、40、49、50。这些都是数数的关键点,练习熟了,再让孩子从1数到50,孩子就自然会数了。
(3)用眼睛点数
当孩子点数熟练以后,就可以教孩子用眼睛来点数了。这是孩子能力上的一次飞跃,属于基础的心智技能,是心算的基础。重要的是它让孩子在学习过 程 中,心、脑、耳、口、眼、手全方面调动起来,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学会了专注。儿童在学习中,手点、眼看、心想、耳听、口说,多种器官协调活动,有效地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平衡发展,使孩子思维敏捷、反应灵活、逻辑性强、记忆力好。在教孩子用眼睛点数前,先用手点几次,再用眼睛点。用眼睛点数同样讲究一种程序:由小到大,由有序到无序。这是能力上的一个提升,必须要多练习。
例如:妈妈可以取几粒棋子,先让幼儿用手数并说出共几粒棋子。多练习几遍后,再变换棋子的数量,让孩子不许用手,直接用眼睛去数,反复练习直至熟练为止。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4)任意数开始、任意数结尾的训练
不少孩子数数时,只有从“1”开始数才能数下去,这样的孩子也属于对数的顺序掌握得不好。从任意数开始,到任意数结尾的训练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掌握数的顺序。方法是:妈妈任意说一个数,让孩子从这个数开始数,到某个数停止。例如告诉孩子“从6数到10”。如果孩子数数能力较强,也可从9数到25等。
(5)隔位数数训练
隔位数数训练是让幼儿隔一定的数数下去。例如:“1、3、5……”或“2、4、6……”。
一般幼儿园对这种训练很少,大多数孩子不能完成。但这种方法能很好地训练和掌握数的排列规律和发展孩子数字记忆能力。再配合两个两个地数数,可以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6)说出相邻的数
说出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的训练。妈妈任意说出一个数,让幼儿说出这个数前后的两个数。如妈妈说:“6”,幼儿说出“6”前后的数为“5”、“7”。这种训练方法能很好地训练幼儿掌握数的顺序和数字记忆能力,并为下列阶段“掌握比较数的大小”做准备。
(7)倒着数
倒着数有助于帮助孩子掌握数与数之间的排列关系,理解运算的可逆性,可以顺着想也可以倒着想,因为在运算中减就是加的逆运算,除就是乘的逆运算,打通思维的可逆性,可以为运算后期可逆转化的运用做铺垫。若达到从任意数开始倒数,那孩子对数的理解也就更进一步了。
(8)数物对应
数物对应主要是让孩子了解数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把具体的数量与相应的数能一一对应地联系起来。可以问问孩子:“2能表示两个水果,也能表示两个算珠,还能表示两个眼睛,还有什么能用2表示?”给数建行 心算的核心是“数有形,依形而算”。“数有形”,就是让每个数都有一个样子。为什么要让数得有一个样子呢?我们先看看小孩子是怎么计算的。你让孩子去计算3+4=?孩子会左手伸3个,右手伸4个,然后再点着头数一遍,然后会大声而自信地告诉你,等于7。为什么孩子把两个数都用手指伸出来了,还是不知道答案是7呢。那是因为孩子心中还是没有7的样子,也可以孩子还没有认识7。但七的样子可以很多,七可以是1和6,也可以2和5、3和4……,那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示七呢。我们采用自然原则,因为人的手的指头数是以5为整体的,我们就以五以整体来表示数。1-5孩子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五以上的数就用5和几表示 。例如:六就可表示5和1、七可以表示5和2等。超过十,就以十为整体,十个一组,三十就有三个十,分为三组。表数的方式可以用手指,也可摆成棋子、糖果、积木等,让孩子一眼看了来。
开始,先让孩子在手指头上练习整体认数。十以内会了,再练习十几和几十几。
在练习运算之间,我们要让孩子不但会数一百以内的数,而且还能够一眼就能整体看出一百以的数是多少。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这一关不过,就不要往后面做。为什么要有这个要求呢?经常就有孩子会按一定的程序会加减运算了,但你让他算3+4时,他已经把3和4加在一起了,已经变成7的样子了,但由于不知道伸出来的手指就是7,所以又从头数了一遍。这样,还是难以提高运算水平,而且更难以达到心象运算和快速心算的水平。
所以,第二天的任务:
一、十以内的数立马就能用手指伸出来,注意以整体表数的方式来做。
二、整体认识几十几。进行分解组合训练 注意,分解和组合同时教,先从3开始,1和2组成3,3可以分成1和2,除了手之外,还有积木、花生,都可以示例。加减关系训练 注意,加减同时教,1和2加起来是3(配合手指动作),告诉孩子,1和2组成了3,他俩相加是2+1还是1+2呢?3分成了1和2,用减法怎么表示呢?那3-1就剩下了2,这个算是里面3到底是减1还是减2呢?其实3可以减1和减2,这种关系对孩子的发展太重要了。操作计算训练 孩子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可以进行加减1训练,加减1训练完了,就训练加减2,然后加减3,注意一定要用动作上训练,孩子会了之后让孩子想动作。比如加减2,5加上2怎么做了?想一想,或在口袋里伸伸手指也可以。操作计算会了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心算训练。在这要给大家讲一讲,操作能力形成的过程,这个非常重要,孩子的思维建立在动作之上,孩子开始计算时就是掰手指,或者摆教具、或者算具之类的东西,积木块啊,花生啊都可以做,孩子开始计算一定要依靠一个东西,不让孩子借助外物那孩子怎么算啊?当孩子用手用的比较熟练之后孩子自然就会想到,孩子不动手,在心里想着动手的过程,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在孩子掰手指还不是很熟练的情况下,那您就让孩子掰手指呗。动手比较熟练自然就不用动手了,所以操作计算第一步操作计算,第二步,想动作,想动作比较熟练自然过渡到抽象,会5+6=11自然就会6+6=12心算训练 心算就是在大脑中想动作,这个就是形象思维,比如说3再加上2,用手这样算(配合掰手指),想着是这样(在口袋里伸手指)想着伸手指,给孩子提示这一点。速度训练 从掰手指到在脑中想手指,熟练之后,形象思维就很强,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过渡到抽象能力,记住:让孩子会是最困难的,快嘛,就容易了,就练习。练一次就快一次,练多了就一定快。要注意训练方法,让孩子练起来有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