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考核的“核心本质”与应试的“可操作性方法” 《语文的道与术》电子版下载
本资源是电子书<语文的道与术》。纸质书各大电商平台具有销售。高考语文、文综,乃至公考的提分利器,现已上市!
针对语文本身的教学系统和考核系统,无论高考、中考都有相应的能力要求。本书通过具体典型的案例,帮助大家掌握对应的方法,提升语文的解题能力。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以及高考大纲的分析,让大家明白考核的实质与内涵。真正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让语文功底好却考试成绩普通的学生豁然开朗,也让理科生也能拿到好成绩。
本书分为“道篇”与“术篇”,以“教材运用”与“应试艺术”两个部分,对语文教学,乃至语文本身的核心知识、能力、思维、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和总结。“道篇”通过具体的分析和翔实的案例,系统地分析教材内容和教学要点。“术篇”主要按照高考的评估体系,结合具体的“中考”“高考”“公考”试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语文学科考核的“核心本质”与应试的“可操作性方法”。
《语文的道与术》核心简介注:以下例子均引自原文目录
序言道篇一、语文绪论:凡事先问为什么
二、语文的观念:修道明德,立德树人
三、论述类和实用类: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
四、散文、小说、戏剧:文艺六重奏
五、古诗文:理解万岁
六、作文:什么是学不到的术篇一、选择题:魔高一丈,道高一尺二、语文知识系统与核心素养:我是这样解决文综卷的三、基础知识:万变不离基本功四、基本能力:高考与公考的交集五、实用类和文言文阅读:严守操作规程,解题才能快准狠六、主观题:文学鉴赏题型与解题要点
七、论述类:最有意义的题最难做
八、作文:戴着镣铐的舞蹈
后记一、主要目标:如何实实在在提升语文成绩。揭开理科生为什么也能够语文拿高分的奥秘。解决为什么语文功底好,分数却不高的问题。
二、对于语文的理解
《语文绪论》概要:在21世纪,在科技时代,语文不仅是沟通工具,而且思维工具;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而且是一门学习科学。
因为是思维工具,所以语文的考核中突出思维的品质,不仅要求思维的精度、广度还有深度,涉及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举个例子(思维广度):从中考到高考,经常有一种题目,问“写XX的作用”。其实这种题并没有难度,它考核的是思维的完整性问题。举个简单例子,我们问“蛋糕有什么用”?大家都会答“吃啊”。那么这样的答案对不对呢?肯定对但也肯定不完整!蛋糕作为一种食物,本身直接的作用就是“吃”;但是蛋糕作为一种商品,它要卖出去,它还得有外在的吸引力啊,比如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很嫩很甜,而且看起来还特别“美”,所以还有艺术的作用不能忽略;不仅如此,蛋糕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在欧美国家,它和中国的长寿面一样,是为庆祝生日而生的,它有自身的“社会意义”,更不要说我们可以拿它给人庆祝生日,也可以拿它来砸人与人结仇。所以,思维要完整,作用题就不仅要答“写出了什么”,还要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取得什么艺术效果”“要前后文有什么关联,如何为主题服务”。这样的答案才是完整的。
再举个例子(思维精度):有人认为语文题是折磨人,是自讨没趣,理解了语文的思维性质,我们就可以理解一些“怪题”的精妙意义了。有这样一道备受诟病的题目:“在我的窗外,有一棵白杨树”,这句话可以有四种理解,下面哪一种最准确呢?A有一棵白杨树长在我的窗外;B我从我的窗户上可以看到外面立着的白杨树;C在窗外有一棵树,这棵树是白杨;D窗户外面有棵白杨的这间房子,就是我住的房子。其实只有A明确了原句的两个信息:窗是我家的,窗外有一棵白杨树。原句没有强调“看到”的信息,所以B说“在窗户上看到”就错了;原句说“有一棵白杨树” ,并不排除有其他树的可能性,所以C的表述也错;而窗外有白杨树的房子肯定不只我一套,所以D也是错的。理解了这点,我们才知道原来语文也有很数学一样,只有“A=A”才是绝对的。没有严密的表述,何来精准的思维?理解了这个,我们自然明白什么是语言大师。有人嘲笑鲁迅的《秋夜》里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认为这句话表达不够干脆。其实这句话正是语言严密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如果你把它表达成“墙外有两棵枣树”,那已经不严密了,这样并不回避“墙外还有四棵梨树、八棵苹果树”这样丰富的景物。而作者这样准确的表达,还删除了“墙外有草丛有花卉这样的一些可能性”,将“萧条感、匮乏感”强烈地表现出来。“墙外只有两棵枣树”这样表达的确精简了,但是却没有了鲁迅原文那种拖长的语言腔调,所表达出来的“悲伤”情感。
三、运用好教材
现行教材,其实非常成熟,何况现在还在继续修订。关键是我们教师运用教材是否到位,能否梳理清楚教材体系,联系实际加以运用。
书中列举了一些经典的范例,每种文本,每个知识能力点,甚至每种常见的思想感情、艺术方法都以精简的案例来呈现。
例如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不能狭隘地拿《弟子规》做素材,也不用《论语》《孟子》全部拿来读。教材中有很多《论语》十则,老师讲得好,足以观其大略。
我曾经仔细研究过人教版语文初一教材、高中教材,以及粤教版高中教材里《论语十则》,发现人教版初中教材侧重儒家的“学习方法”,高中的基本上也是“学习观”和“修身养德”方面的内容,再结合高中教材中荀子的《劝学》基本上应该是形成了“学习观”和“学习方法”的承接和递进,对于儒家“学习观”应该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但是高中部分,人教版侧重道德规范,却忽略了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了解。
相比之下,粤教版侧重对儒家“仁、礼、乐”的全面的阐释,粤教版的《〈论语〉选读》还设计了“人生篇”“情操篇”“伦理篇”“治学篇”四个板块。如果结合孔子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加上《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郑伯克段于鄢》基本上也能够拼凑出儒家思想的全貌来。但是拼凑工作全靠教师,教材本身并没有任何指引。《论语》的整体背景就是“礼崩乐坏”。具体可以借助《论语》中的一句话来了解,“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君臣父子的秩序被破坏,一个家臣居然享受天子的“礼乐”,可想而知。所以孔子的目的就是要“恢复秩序”的思想,这从《礼运大同篇》《季氏将伐颛臾》中都可以看到。具体孔子提出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在粤教版《论语十则》中,有充分的展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理解“仁”就是人类作为社会性生物,要维持群体的幸福,必须束缚自己,爱护他人,遵照合理的秩序,让大家都不遭遇“不喜欢的事”,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伟大的人,就应该为建立这样的世界,为维护这样的秩序不惜牺牲。而且“智慧”也在“仁”中,有了“大同”理想,有了“仁”的原则和纲领,自然就不会迷失,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做,就不会面对各种际遇而彷徨担忧。在“仁”的基础上,孔子又具体地展示了“礼乐”的思想,“礼”就是秩序,是具体的政治规则,道德规范。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句话讲的就“礼乐”以“仁”为基本。那么具体礼乐呢?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作为孔子弟子,这句话被录入《论语》,明显是讲到了重点:不能为了“礼”而“礼”,重点不是具体的形式,目的是为了“和”,维持“和谐状态”。所以,我们才要求同存异,才要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而不是拿自己的“礼法”去束缚别人。所以,我们才在国际事务中,讲究“有理、有利、有节”,主张“双赢互利”,这就是“和”文化的理念和力量。儒家和法家具体不同,就在于儒家核心要求是内修“仁政”,外行“礼治”,不是靠严厉的政令刑罚。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当然,我们要明白光靠“礼”是治不了天下的,古代如此,今天更加如此。所以我们要提倡“和文化”,也要坚持“依法治国”。至于“乐”,是一种文艺熏陶的手段,在礼的基础上,具体的娱乐形式,音乐形式。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韶》优雅中和,没有亡国的靡靡之音,也没有乱世的悲愤慷慨,能让人感受到大同的幸福感。
四、应试艺术书中以“高考文综卷(政治、地理、历史)”来讲“字词句的理解”“段落的逻辑”;以“高考卷”与“公考卷”来讲核心的七大能力(包括概括、修辞、转换、分析、综合等能力)。而且每一种高考,甚至其他试卷的内容考核都有具体的“解密”。例如:高考最麻烦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通过三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分别让学生熟悉论述类文体的“理论框架”“语言特色”“命题特点”。并且吸收相应的议论文知识,训练相应的阅读分析能力。核心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联系”“发展”看问题来作为切入口。2018年全国1卷(2019也一样可以对应)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B. “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C. “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篡与进一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C. “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 “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首先,从文章的“理论框架”来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段是以“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从先秦的诸子之学,讲到广义的诸子之学,侧重讲述广义的诸子之学“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而且“没有终结”。而第二段,则是以“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看到了诸子之学“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也就是说,既看到了“照着讲”也看到了“接着讲”。并且侧重讲了“照着讲”是怎么一回事,后面第三段接着又侧重讲了“接着讲”是怎么一回事。可见二、三段就是“全面”地看问题。至于最后一段,段首就说得很清楚:“‘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所以,如果充分理解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枯燥乏味”论述文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脉络。更好地进行理解把握。而且结合上面“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的文本,我们还能够生动形象,而又透彻地理解这一理论框架的科学性。其次,我们利用“语言特色”,可以在枯燥乏味而又逻辑严密的语言中,很快找到作者真正的侧重,比如第一段重点“诸子之学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据此我们也可以直接在解题时就判定第1题的D选项是错误的。第二段是“‘照着讲’主要是对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第三段是“‘接着讲’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第四段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所以‘新子学’应追求两者的统一。”据此我们也可以判断第2题A选项是错误的。而且,我们还可以掌握到这些关键句中的“主体”(是“诸子之学”还是“新子学”,是“照着讲”还是“接着讲”),也可以迅速掌握其中的“程度和细节”(比如“至今仍没有终结”“中西思想互动为背景”“总是相互渗入”),以便应对各种具体问题的考核。最后,我们利用“命题模式”来找到切入点。正如我们前面概括的,这三道题指向了“内容理解”“论证分析”“观点推演”。所以第1题,基本是每段话对应一个选项,主要考核我们对“主体”和“程度细节”把握的准确度。就是考核读得“准”的问题。而第2题,是考核我们对论证过程(包括结构方式、逻辑过程、论证方法)的分析判断,一般来说,选项中包含两个层次——方法过程和内容效果。至于第3题,真正的高考题,是每个选项对应两三段话,甚至对应全面的观点,也就是说每个选项不是对应原文某一句话,而是需要从里面的多段话的观点“联系”起来进行推断,考核的其实是“综合分析”以及“推理运用”的能力。这是整体的命题模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上述那些“错误”的选项,从其中的“语言表述”找到问题。正如大家可以从上面题目选项中看到的“下加线”词语。第1题中的A项“也是”很明显暗示了“全面性”,B项“主要指”“并”也暗示“全面性”,C项“主要指”“在新条件下”同样暗示了“全面性”,也暗示了“发展性”。至于错项D,“脱离”这个否定词,明显“把话说死了”,而且也违背了“联系”的观点。第2题中的A选项只是个武断的判定,而B选项“从两方面……”是“全面性”,C选项“前提……必要和可能”是“全面性”,D选项“无法分离”是“联系性”。至于第3题,A选项“互相隔膜”是“反联系性”的;C“无助于”是明确的“否定”,把话说死了;D“要……就有必要……”是“条件关系”,意味着唯一的关联,也是不够严谨的。只有B选项的推演,“同时”考虑了“全面性”。虽然,我们不能排除命题人也会犯逻辑错误,表达不严谨,但是高考命题人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也太低了。所以反过来,我们可以从“是否违背联系、全面、发展看问题”的理论基础,找到“语言表述”的技术漏洞。甚至我们还可以初步归纳出: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否定判定都是错误的表述,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都是正确的表述。为什么说“因果”“条件”关系的表述一般都有问题,就是因为条件关系,就是A条件成立,就会出现B结果;因果关系,就是因为A,所以B就是结论。这样都是一种“单一”的因果关系。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世界不是单一的“一因一果”的决定论,而是存在“多因多果”“多因一果”“一因多果”的更多可能。而“并列”“递进”“转折”都考虑到了这样的可能性存在。
苏捷,出版专著《绝对理性:探寻思维的局限》(上海三联出版社)一部,多次在市、区及外省市作公开教学与学术报告,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诗歌、论文多篇。
各大电商平台均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