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式数学从小学到高中
数学:
L是指在K教材基础上引入微积分(公文教育最终目标)
K 是指培养学生各类函数(二次函数、分式函数、无理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计算能力
J是指 通过学习代数式、因式分解、无理数、二次方程式、方程组和高次方程,培养高等数学所必须的基础能力,为学习K教材打好基础。
I 是指在H教材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因式分解、平方根、一元二次方程式和二次函数等内容,为学习J教材打好基础。
H是指 在G教材的代数式运算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一元至四元一次方程的能力,为学习I教材打好基础。
G是指 在F教材的分数运算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正负数和代数的运算能力,为学习H教材打好基础。
F是指 提高E教材的分数运算能力,培养复杂的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为学习G教材的代数奠定基础。
E是指 在D教材为止的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和约分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分数的四则运算能力,为学习F教材打好基础。
D 是指 在C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乘除法运算能力,并且要求掌握2位数的除法运算,逐渐习惯“分数”概念,为学习E教材打好基础。
C 是指在B教材的加减法运算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乘除法运算的基本能力,并为学习D教材打好基础。
B 是指在A教材的加减法的心算能力基础上,培养加减法的笔算能力,并为学习C教材打好基础。
A 是指在2A教材所培养的加减法心算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加减法的心算能力,要求学生达到一看就能计算出来的水平,为学习B教材的笔算打好基础。
2A是指在3A教材所培养的加法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学习2A教材的“加6”到“加10”,然后学习被减数到10为止的基础减法,为顺利学习A教材培养必要的心算能力。
3A是指 在4A教材所培养的数数及写数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加1到加5的加法。
4A 是指在具有5A教材的做题能力的基础上,要求掌握1~100的100个数字的大小顺序并会书写,同时提高做题能力和对数字的感性认识,为进入3A教材的加法学习做准备。
5A 是指 通过用铅笔做题,培养孩子的握笔能力、运笔能力、做题能力和注意力。通过做题时的数数练习和数字连图的画线练习,使孩子更熟练地掌握30以内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