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写作教程非常强调写作的实用性,因为在老美的眼里,写作就是用笔说话、用文字说话,要求有感而发,不能为作业、为考试而写。首先要表达观点,要有逻辑,他们在小学会尝试大量的使用文体的写作,例如报告、假条、说明文等实用文体。
我们整个小学阶段就主要写一种文体——记叙文,怎么写好这种文体,昨天说的“骨”和“肉”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写作观点。先得有立得住的骨骼,再慢慢填肉,最后再慢慢添加漂亮的服饰。不能把一堆看似花哨的衣服,穿在一个缺胳膊少腿的骨骼上,衣服再美,也没法看。
我们有些妈妈特别纠结“好词好句”,但是真的别一上来,就盯着“好词好句”,纠结孩子写不出漂亮的形容词。先把态度摆正了,先抓孩子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然后我们再想办法提升孩子写作的优美性,这时候才会涉及优美的形容词的积累和应用问题。
以上的论述提到了美国的写作教程非常强调写作的实用性,接下来我们看看美国小学写作教学,是怎么跟实际的交际运用结合起来的,希望给到各位爸爸妈妈一些启发。
美国小学写作教学特点
美国从小学阶段起就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他们认为,写作包括复杂的多维度的认知能力,学生在掌握写作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过程中,会遇到重重困难,必须从小开始进行训练。而且,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综合的、整体的发展,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辅相成的。某一项能力的过分滞后,都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他们提出了整体语言教学观,即在语言教学中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互相促进,和谐发展。所以,美国小学的写作教学是与读、说教学同时起步的。
一 写作教学目标明确
美国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但有关课程的指导书一般都列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供教师参考,以便教师确定适用于他所教的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一年级:写词语;写一两个完整的句子;围绕话题,学生口述,教师写,学生抄和读。
二到三年级: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拓展中心句子;在初级水平上恰当地运用标点符号;选择恰当的词语;写短的段落;给朋友写信。
四到五年级:以个人经历和他人经历为基础进行写作;选择适合交际目的的读者和对象的写作内容;运用简明清楚的语言,多样的句子,常用的组织材料方法;进行写作准备、起草、修改完整的写作过程的训练。
二 重视从说到写的转化
儿童语言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首先学会听和理解语言,然后才有可能通过说来表达思想。儿童获得说的能力先于获得写的能力。利用已具有的能力作为学习掌握新的能力的基础,可以减缓学习难度。因此,写作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先前阶段所获得的说的语言能力发展的程度。能说清楚一段话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说话不连贯、不清楚,他的写作将可能同样混乱。可见,美国小学的写作教学强调由说到写的转化过程是很有道理的。
三 注意读写的互相促进
美国小学语言教育界认为,儿童能通过具体的阅读活动发展阅读能力,能通过具体的写作活动来发展写作能力。同时,儿童还可以从写作中学到有关阅读的方法,通过阅读获得许多有关写作的知识。这就是语言学习的整体观。因此,美国小学很重视用阅读来促进写作。比如以下的用阅读来促进写作的方法:
读与儿童生活接近的故事,以故事作为跳板,要求儿童写与自己相似的生活经历;
读故事,然后要求学生改变故事中的某些部分或结尾;
读故事的开头,要求学生续写故事的结尾。
四 强调写作的交际价值
美国写作教学不只是为了单纯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形式,还重视教育学生认识到写作的交际价值和功能。美国小学写作教学比较重视写作的实用性,使写作练习起到真正的交际作用。
例如,要求学生写信邀请家长访问学校,给郊游的接待单位写感谢信,给著名作家、演员、运动员写信。为了鼓励学生和别人交往,有的教师还设立班级信箱,学生还可以写信给班上的同学和老师,或者和校内外的其他班级建立通信联系。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写作是交际的工具,它可以使人们分享各种想法。
五 各门学科共同关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的责任,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这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是把写作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时,把阅读与写作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写阅读报告,描述重要的社会事件或科学发现等。
六 强调教师写作的示范作用
教师写下水文为学生写作提供有效的示范作用。
入学前,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成年人的听说行为学会听说的。同样,儿童学习阅读和习作也需要观察和模仿成年人的读书和写作行为。教师写下水文是教学生写作的重要方式。要求学生写信、写故事,教师也写。教师写的文章不但可提供学生模仿,还是向学生展示写作过程的实例,便于学生模仿学习。
资源来啦!
接下来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美国小学写作教程资源Write Source:
小学1到6年级全方位训练语法及写作技巧,每个年级里面都有详细的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还配有mp3的音频:
下载链接:http://www.acadsocclub.com/thread-156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