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他才20岁,他只是想要活着,犯了什么罪?”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这些扎心的台词刷屏?这些台词出自一部叫作《我不是药神》的国产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徐峥扮演的落魄中年男人程勇无意中卷入一群等着药救命的白血病患者之中,在帮助众多因病致贫、因贫买不起药的病患代购印度特效药的过程中由自私自利逐渐成长蜕变为无私救人的故事。
该片上映5天即破13亿,评价之高,泪点之多使其在豆瓣取得了9.0的高分(achieved a rating of 9.0 out of 10 on Douban),暂列2018年所有院线片口碑榜榜首(top the list of public praise)。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外媒是怎么评价这部电影的呢?
一、《我不是药神》英译名是什么?这部电影的英译名一开始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心——Dying to Survive。一般像这种《我是XX》或《XX神》的电影,英文名基本走的是直译路线。比如《我不是潘金莲》英文名是 I Am Not Madame Bovary,《食神》英文名 The God of Cookery。按照这个路子,《我不是药神》的英文名应该是 I Am Not the God of Medicine才对啊。但是片方别出心裁,采用了意译的方式,译成Dying to Survive。仔细一琢磨,才发现这个译名的妙处。
Dying to Survive这个译名中出现了两个对比鲜明的反义词:一个是生,一个是死。
die是动词,表示死亡。dying是die的现在分词,英语中有个常见的结构be dying to do sth.,表示“极度渴望做某事”(想做某事想得要死,也是够形象了)。
survive也是个动词,表示“幸存;活下来”。它和live不同,不是简简单单地活着,而是强调死里逃生,经历大难而不死。
说到这里,你应该能理解Dying to Survive的含义了吧?那是一种拼尽全力也想要死里逃生的挣扎,反映了影片中白血病人努力求生却抵不过宿命的残酷现实。
二、外媒如何评价《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上映后不仅在内地反响热烈,也得到了香港和国外媒体的密切关注,已经被讨论了好几拨。今天我们就来围观下外媒是怎么讨论这部电影的吧。
1.Hindustantimes 《印度斯坦报》
既然电影的故事背景就是主人公从印度买药,那么印度媒体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围观的好机会。著名的《印度斯坦报》在电影上映前就发了这么一篇:
这里我们着重来学习一下文章的标题:
Movie on Chinese patients buying Indian cancer drugs triggers massive pre-release buzz